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杭台交流 > 我所了解的台湾与我的家乡—杭州

我所了解的台湾与我的家乡—杭州

杭州市台办   2013-05-26 15:09:40

台湾元智大学2011级杭州籍学生 徐羽飞

赴台湾元智大学学习已有一年时间,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我看到了一个不是仅限于电视剧和宣传册上所描绘的台湾,我亲眼看到的台湾没有影视剧中的繁华,也没有宣传册中所描绘的惊艳,但她却有一种呼吁着还原的感觉支配着我,让我迫切的想说出我心中的那个既生疏但又亲切的地方,同时也让我想起我的家乡——杭州,并且不自觉的在心里将杭州与台湾进行比较。虽然杭州只是我们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而台湾却是我国的一个省,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但这一年时间下来,抛开地域之区别,“杭台”在经济、人文等方面却各具特色与优势,比较起来让我感慨颇多。

各种“光环”笼罩下的杭州与实力和富庶隐藏着的台湾

杭州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使得杭州在国内同类城市中的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杭州相继获得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世界级荣誉。杭州已经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组织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名,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被《瞭望》东方周刊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并且杭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内地200个城市中名列第五位,排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之后。其经济实力是绝对过硬的。但是,在这众多“光环”笼罩下的杭州,居民收入却极不均衡,贫富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也在不断攀高,越来越拥堵的交通则让人感叹“天堂”竟然也如此拥挤!而越来越高的房价更使各路“英豪”望而却步,更出现了“蜗居”,“房奴”等令人不堪重负的词汇。

台湾的富饶众所周知,但在我进入台湾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后才发现台湾的乡村建筑比较偏向复古类的,很少有新建的住宅,显现出一种质朴与沉稳,但“金玉其内”;城市的建筑好象显得有点杂乱无章,道路更没有杭州的平坦、宽敞,“楼堂馆所”也没有我们杭州的豪华、气派……。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台湾在这一方面远比杭州来得“破旧”之下所隐藏的实力和富有。台湾的经济状况比起以前下跌了不少,现在台湾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一部分是由于与内地的往来,以及大陆所给予的支持。台湾曾以其经济成就位居亚洲四小龙的前茅,进入21世纪以来,其经济发展逐渐衰退。但是,台湾的热带以及地热资源的的富裕成为中国开发利用高能位地热资源、发展地热旅游而温泉疗养最有希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为台湾未来的经济收益带来不可小觑的财富。并且台湾以其高收入吸引了众多人才。

杭州有历史底蕴,但台湾的文化传承令人叹服

杭州有着2200多年悠久的历史,并且与洛阳、郑州、安阳、西安、开封、南京、北京合称为中国八大古都。“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大文豪白居易曾经以这么一句满含着留恋的诗句来表达对杭州的喜爱。可见杭州的魅力的确不小。我想如果光有那些靓丽的风景,也不会让这些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那些古老动人的传说为这座也古都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感动。最动人的莫过于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凄美的爱情故事,那种生死相依的感动,至死不渝的追随,动容的又岂止是这些豪放不羁的文人与墨客。

杭州最著名的莫过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漫步在西湖边品上一杯上好的龙井留恋在水墨画般淡雅,秀美的景色中有一种与世隔绝的超脱与淡然。沿着一路风景拾级而上便能看到很多著名的景点——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说到龙井自然想到了闻名中外的龙井茶,而杭州正是龙井茶的产地,“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正是西湖龙井的真实写照,此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封胡公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明国时期,龙井更成为中国明茶之首,所以西湖龙井是馈赠亲友的上等之选。说到茶自然想到了杭州另一特色—丝绸,“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一句话高度的概括了杭州丝绸的高水准,高品质。而杭州亦有“丝绸之府”的美称,产出的丝绸品种繁多,摸起来光滑柔顺,穿戴在身上显得高贵典雅,颇有古典风韵。第一次去台湾报到及过完寒暑假回到学校时,我都要随身带一些丝巾和丝绸领带送给自己的老师和朋友,这样既表达到了自己的心意,也传达了杭州的特色文化。作为一个古都杭州更有许多历史博物馆,其中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所以我心目中的杭州就是这么一个淡妆浓抹相宜的城市,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感觉我们杭州有点“物欲横流”,深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正在被“西化”。虽然我们有那么悠久的文化,那么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么多可引以为傲的景点与特色,但遗憾的是,我们对这种传统与文化传承的越来越少了,大家只知道杭州作为旅游城市的风光,却忽略了它作为一个古都的底蕴,甚至也有网友质疑这个“古都”是不是实至名归,我想这种质疑应该与这座名城遗留下来的一切都无关,而是我们当下留下了什么,保存下了什么,传承下了什么。然而,台湾那边的传统继承与信仰,的确比我们好的多。

说起台湾的信仰,这便是当地一个民俗特色。台湾的寺庙和信徒很多,光是我们一个班20多个同学中就有4-5个是基督教的信徒,台湾的教会还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我们在台北龙山寺写生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香客发送长寿面或是福包,我为他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虔诚与善良感到感动。另外,我一直没想到的就是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得那么好。首先是他们一直坚持写的繁体字,说实话,我自己也是偏爱繁体一些,因为这些字形的演变都经过老祖宗周全思虑而流传下来的。比如说一个“愛”字,既然有爱必须先要有心,但是简体字中的“爱”连心都没有了,何谈爱,爱又从哪里来呢?简化字虽然为我们带来方便与速度,但是却少了每个字中的精华和寓意,没有了当中所要表达的意涵,只能说有些简化掉的字真的只有形却少了最重要的魂。

台湾的种族也极具有当地特色,台湾居民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约38万人。根据语言、风俗的不同,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他们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极富有民族风情,是台湾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文特色之一。我们系里就有来自阿美族、赛夏族和原住民的同学。他们会和我们说他们那里的民族文化还有生活习惯,这些当地民族的热情活力和风俗习惯让我非常的憧憬和向往。
如果我和我的同学谈起台湾,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清澈美丽的日月潭,也不是葱茏繁茂的阿里山,更不是繁华的中心——台北。他们更多向往的是台湾的—夜市。

说起夜市也是台湾的一个代表,台湾的夜市缤纷热闹。那里的东西价廉物美,摊主的态度热情有礼,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我觉得这才是消费所带来的快乐。夜市的东西琳琅满目,种类众多,不禁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最著名的莫过于台湾的士林夜市,特别是闻名的士林“豪大大”鸡排,名气都传到杭州来了,每次路过这家店总能看到一条蟒蛇一样长的人群,台湾人爱吃的盛名真是名副其实的。我们老师问过我在杭州会有像台湾这样为了吃美食不惜花上1、2个小时排队的情况吗?其实杭州也有,但是没有台湾人那么热爱,杭州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打拼的很辛苦,平时吃饭除了应酬和休闲的时候,一切从简。但是在台湾无论什么时候,在一些有名的小吃店前都有排成长龙的人群,他们做事情享受慢的过程,很悠闲。但是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他们对时间的观念不是很看重。夜市的美食往往让人目不暇接,一句玩笑话:在台湾减肥是浮云。像鸡排、蚵仔煎、卤味、红豆饼、大肠包、小肠之类的全部都不是浮云。特别是对于爱吃的人来说,台湾的夜市就是一个吃货的“人间天堂”。

其实,刚来台湾时,最让我吃惊的还是台湾人那种懂礼与讲规矩。台湾街上跑的小轿车真的没有我们杭州的那么多,民众主要的交通工具仍然是“机车”(与10年前我们杭州常见的“踏板车”一样)。但最让我不可思议的却是在任何一个设有交通指示灯的路口,看不到任何“闹红灯”的现象。“机车”等会开得飞快,但它们绝对不闹红灯,我深为台湾人的遵纪守法而惊叹不已!一年来,乘坐过好多次公交和高铁,从未发现其他人去占用那些“专座”,就是一直空在那儿也无其他人去坐。每每遇上老人、孕妇或其他行动不方便者上车,让坐却是司空见惯的……这种懂礼、尚礼之风在我们杭州怎么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所以,一年来,要说我对台湾的感受,莫过于台湾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值得我们杭州好好学习的地方啊。
传承是根本!

台湾和杭州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一个作为历史“古都”自然比后发展的台湾多了古典的沉淀和风韵。甚至有些现代化的进程也稍有领先。但是台湾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当地人的素质与修养不得不说比我们高了很多。在台湾“谢谢”和微笑随处可见,但是在杭州却缺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暖,多了一丝漠然和理所当然。如果每个人可以每天带着微笑,用着礼貌用语,那这座城市会变调更完美,更幸福。很多台湾的同学认为内地的发展状态还是处于“文革”时期,我们这些赴台学生听到了难免觉得有些好笑。就拿杭州来说,我们的城市的建筑以及绿化的规划及一个城市的美观程度真的比台湾总体好得多,这种“雾里看花”的思想对台湾下一代的影响很深,所以两岸开通了自由行不仅方便了两地的旅游,更能促进两岸之间的交流,让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真实的大陆与台湾。说起思想,我想大多数台湾人的勤俭、节约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很注重环保,并且能做到不浪费、不虚荣、不攀比,只做自己,为自己而活。希望我们可以向他们的优点看齐并引以为鉴。

在台湾一年了看到了“杭台”不一样的习俗与文化,台湾不再是一个只能在地图上看见的对岸的城市,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外面的一切都是不同的。很新奇,很新鲜,很满足。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去体验那里不同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经验和历练,更是友谊的传达和必不可少的交流与沟通,更何况我们“杭台”人血管中流淌着同样的炎黄子孙的血。真的盼望着两岸“团圆”的日子早日到来。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