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震 为什么杭州震感强烈?
杭州日报 2013-06-03 10:10:03
为什么每次台湾地震,杭州市民,特别是高层建筑中的居民感觉强烈? 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昨天走进了浙江省地震局。 省地震局位于杭州市天目山路与古翠路交叉口。这座15层高的大楼,比杭州市所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高1.5倍以上,可以说是全浙江最坚固的一座大楼。浙江省地震台网中心,就在大楼6层。 空旷的监测大厅里,50多台电脑整齐排成一圈,实时接收着全省40多座地震监测站发来的震动数据。电脑屏幕上,不间断地显示着如同心电图般的深蓝色震动波。 数据记录显示,昨天13:48左右,杭州市区地表的震动频率突然出现多次轻微的起伏波动。地震烈度(即地震在地表的影响程度)在“3度”以下,不会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共振后产生的震动效果 记者 陈健 培训生 林琳 每次台湾地震杭州都有震感 每次台湾地震,杭州都有震感,只因为台湾距离杭州近。 “台湾南投距离杭州740多公里。四川距杭州大约2000公里。芦山地震时,杭州的震感也在3度以下。2008年汶川地震,杭州的震感也不到3度。” 浙江省地震局检测预报中心总工程师杨毅说:台湾处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中国大陆在欧亚板块上,浙江省所在区域,地壳活动很不活跃。“虽然台湾和浙江不在同一个地质板块上,但地震波通过地壳传导,距离越近,传导的能量越大。” “杭州历史上记载的最大地震是5级,发生在公元929年。当时还是吴越国时代。近代历史上,浙江省没有发生过破坏性的地震,一直很平安。”杨毅说。
因共振而摆动幅度加大 高层建筑震感比地面强烈 “杭州有明显震感的市民,大多住在10到15层之间的高层建筑内。这是因为有部分高楼会与地震波产生共振反应,增大震动的幅度。”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处长叶建青说,这种现象叫“远场效应”。“地震局做过评估,台湾地震不会对杭州产生破坏性影响,请大家不要担心。” 任何建筑本身都存在一个固有的震动频率。当地震波的频率与建筑物的固有频率相近时,建筑物的振动幅度就会产生叠加效果,造成更加剧烈的摇摆。这就是地震波与建筑物的共振反应。 “地震波的频率比较固定。许多高层建筑,因为外形和高度等原因,固有频率和地震波的频率相近。所以摇摆幅度就变大了。让原本轻微的3度烈度,扩大到4度。”叶建青说,“远场效应”曾经造成巨大损害。 “距离墨西哥很远的海洋上曾经出现地震,地震波传到墨西哥城,造成许多楼房倒塌。很奇怪的是,这些楼房高度都在10到15层之间。更高的或更矮的房子,受损并不严重。正是因为10到15层的房子固有频率和地震波相近。”但是叶建青强调:“我们对杭州的高层建筑进行过评估,质量全都很可靠,可以承受‘远场效应’带来的轻微摆动。”
高层建筑在设计建造时 作些调改可减小震感 遇到地震或震感强烈时,如何避险? “一定要保持镇定!杭州市民记住一点,咱们这没有强地震,不必慌张。”叶建青说,在高层建筑里遇到地震,逃跑是来不及的。“不要坐电梯,更不能跳窗逃生!最好的办法是躲在卫生间、厨房等小房间里。选择靠近建筑内侧的承重墙蹲下。就算遇到强烈地震,生存几率肯定比盲目逃生高。” 高楼能不能减小“远场效应”发生? “当然可以,办法其实很简单。”叶建青说,高层建筑在设计建造时,如果对外观或高度进行部分改变,就能改变它的固有频率,有效减小与地震波的共振,减小震感。 “省地震局一直在推行这个预防措施。只要建筑方提出要求,就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进行实地检测,根据检测数据给出建筑改造方案。只需要一点很小的修改,就能收到很好的防震效果。”叶建青遗憾地说,“可惜开展得不太好。很少有建筑单位请我们去检测评估。所以市区有一些高楼,遇到地震,总是摇得比较厉害。”
|
| 新闻推荐
|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