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读三中全会:深化两岸经合 给台资带来新契机
中国台湾网 2013-11-25 10:38:30
备受国际社会和海峡两岸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胜利闭幕。全会如期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对新形势下中国大陆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和方向性的论述,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举措和路径,不仅预示着中国的未来,也将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将影响到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发展,也将带给台资企业发展新契机。 一、全面深化改革将有助于缩小两岸社会差异性并增进相互认同 从总体上看,《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部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提出“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等六大方面的改革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措施与期程的规划,如果能够如期成功实践,将有助于增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发展,有助于减小两岸当前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性,进而有助于增进两岸社会的相互认同。 事实上,18届三中全会备受台湾社会各界关注,而《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等方面的改革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措施,总体上多获台湾社会各界的肯定。特别是,关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例如:“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例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例如: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例如:“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例如:“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改革目标与举措,更是备受关注。 二、经济体制改革将有助于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与两岸产业对接合作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强调“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强调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中,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并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以上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措施显然将进一步拓宽大陆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外资、港资、澳资、台资在大陆投资、生产、经营的范围,并进一步降低其准入的门槛。这意味着台资企业将有机会进入大陆更多的生产与经营领域,获得新的投资与发展机会。这既将有助于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更多领域的产业,并可能掀起投资大陆的新一轮热潮,也将有助于在大陆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与跨业发展,从有助于两岸产业对接合作的深化发展。 三、强调经济转型将影响大陆台资企业再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发展 中国大陆经济经过长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需要并正在经历多个层面的发展转型。《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强调“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决定》关于深化改革的这些强调,实际上要求中国大陆经济加快发展转型步伐,必将对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特别是大陆台资企业再发展产生相应影响,提出相应要求。 其一,《决定》显然要求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在生产要素投入层面要加快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型。在引进外资方面,体现为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到现在的挑商选资。这显然冲击到粗放型生产经营的台资企业,冲击到许多科技含量不高的中小台资企业,冲击到对环境有污染的台资企业。因此,新形势下,台资企业需要走集约化生产经营道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使用效率;需要调整两岸产业的分工合作格局,进行研发、生产与营销等业务的重构与战略整合。 其二,《决定》显然要求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在市场需求拉动层面要加快从外需拉动发展为主向内需拉动发展为主转型;从过度依赖公共投资拉动发展向更多依赖民间投资、消费需求拉动发展转型。显然,在此过程中,台资企业将面临新的投资与合作机会,而且需要并可以从外销市场转向内需市场。 其三,《决定》显然要求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要加快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这显然会冲击到先前的传统制造业台资企业的发展,但服务业与新兴产业方面将面临新的投资与合作机会,并获得政府政策的激励与扶持。 其四,《决定》显然要求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在效率与公平层面要加快从先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这必将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冲击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台资企业,但另一方面,随着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陆内需消费市场与差异化需求将进一步成长,又将带来新的投资、发展与合作机会。(作者:唐永红,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
| 新闻推荐
|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