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十条 杭州再出发——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侧记
杭州日报 2013-12-30 9:15:35
记者 王力
作为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对于杭州而言,从来都是一个高频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座城市又该如何再次发力?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杭州审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以十条“重磅级”的改革举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基地四中心”、民营经济强市、新型城镇化、美丽杭州、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围绕着这些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在全会会场上、在分组讨论发言中,交织着兴奋、迫切、压力、进取等复杂情绪。 每个人都在关注和期待—— 再次出发,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将是怎样的走势?“改革十条”为杭州绘制的是怎样的发展图景? 一次既说“普通话”又说“杭州话”的改革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的改革号角再度吹响,改革的“顶层设计”已成众目所瞩。 放在全国,“一基地四中心”的“杭州坐标”已经确定,美丽杭州的蓝图已经铺陈开来。杭州的改革,没有另起炉灶,没有新喊口号。 “可以说,改革十条是既说了‘普通话’,又说了‘杭州话’。”讨论中,市房管局局长周先木等与会者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比喻。 普通话,就是上接天线,贯彻好中央和省委明确的改革任务;杭州话,就是广接地气,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坚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杭州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推进“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民营经济强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杭州、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 一张可操作、可期待的时间表、路线图 当前,杭州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正面临新挑战,要体现新要求。改革创新,已经是大家的共识。所谓“知易行难”,方向是明确的,关键是每一步怎么走? 随着对《决定》(审议稿)的深入解读,改革的思路越加清晰。每位与会代表几乎都能“对号入座”,找到属于自己领域的改革具体项目。 围绕着“一基地四中心”建设—— 杭州将力争2015年建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在市域范围内,杭州将成立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统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协调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工作。 同时,杭州还将探索建立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网络市场与实体市场融合工程。 随着浙江文化中心、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文化资源的规划建设,杭州加快建设之江文化大平台,确保到2015年初具规模、2017年基本成型、2020年打响品牌。对于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杭州鼓励他们上市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杭州将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集聚区,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第三方支付、小微企业贷款、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互联网服务。 作为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将制定旅游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初步形成旅游观光、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主城,杭州将科学划定主城区开发边界,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和新城转移,并表示将适时推进行政区划的调整。在农村,杭州将深化农村产业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探索空闲宅基地收购和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 围绕全国民营经济强市建设——杭州提出了“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小城镇建设,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文化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围绕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杭州聚焦城市“三治”,力争五年内治水、治气、治堵有显著进展。杭州将启动千岛湖配水工程;将深入推进“无燃煤区”建设,力争2015年主城区和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建成区基本建成“无燃煤区”。 围绕推进平安杭州建设——杭州将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差异,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教育、医疗方面,将实行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研究制定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意见。 围绕推进法治杭州建设——杭州提出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2012年为基数逐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同时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最大限度向区县(市)放权分权,凡是能下放到区县(市)的事权全部下放,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一次知难而上、时不我待的出发 当下改革,绝不可能一帆风顺。正如全会报告中所说的,改革已进入“深水期”,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涉及深层次问题,可以预料的阻力肯定有,难以预料的“暗礁”肯定有。(下转第2版)
改革十条 杭州再出发 畏者识其难,勇者见其机。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阳作军特别注意到,在改革十条的尾段,特别强调要建立市领导牵头负责机制和责任豁免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和激励保障,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这无疑是给了大家改革的勇气,打消了顾虑。” “报告中已经明确部署,关键是落实。杭州工业和信息产业如果不走转型升级,是没有出路的。”据市经信委主任赵纪来介绍,今年,杭州软件产业已经占全市GDP的8%以上,电子商务占5%以上,增幅都是20%-30%。明年将继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同时通过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明年,杭州旅游要破解的最大难题是入境旅游。”市旅委主任李虹说,国际化的内核是旅游国际目的地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明年,杭州将开出若干条远程航线,实施精准营销,对准客源市场,巩固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中心城区的书记、区长们,思考更多的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聚焦“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上城区委书记缪承潮提到,作为面积最小的城区,上城今后要走内涵提升发展的路子,大力引进培育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现代商业、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大集聚区,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郊区、郊县的书记、县长们,则更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桐庐在闲置农居房流转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不错,下一步还将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方面加大改革创新。一些与会者还提出,杭州已经对淳安实行单列考核,这体现了一种导向。杭州西部县市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守住生态红线、用好倒逼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做文章。 “改革最关键的是,如何看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高新区(滨江)区委书记张耕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与会人员的认同。富阳市市委书记姜军表示,富阳将凭借省政府在富阳“权利清单”试点,把该由市场管的事情交给市场,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率。 …… 岁不我予、时不我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杭州再次出发。
|
| 新闻推荐
|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