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学习园地 > “服务提效”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我市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综述之五

“服务提效”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我市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综述之五

杭州日报   2014-01-15 9:36:49

“审批来回跑,公章盖不少。要想快点办,统筹规划好。”这是跑项目审批的前期人员中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作为政务环境改善的关键内容,一直以来,行政审批流程多、耗时长,是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九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服务提效”专项行动,不断促进审批提速、工作提质、服务提效,努力将教育实践活动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行政审批事项削减50%以上

行政审批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和市民群众,既是政府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为民服务功能。

明白了“审批权力来自于谁,办好审批是为了谁”,杭州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一是要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要减少50%左右;二是加快投资项目审批速度,从目前的15个月缩短到9个月。

如何实现目标?“砍”审批事项、审批部门是第一招。

截至去年底,第一批清理削减的363项行政审批事项中,行政许可事项98项,非行政许可事项265项,占我市审批事项总数(共874项)的41.5%;第二批拟再清理削减85项行政审批事项,两批清理减少的事项将占全市审批事项总数的52.26%。

此外,36个市直审批部门的审批职能整合工作也全面完成,全市承担审批职能的部门由原来的38个减少为36个,承担审批职能的处室由原来的201个减少到51个。同时,市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推行窗口首席代表制,启用审批专用章,推行首席代表制的审批部门均达到审批事项90%的授权率,基本实现了审批不出“中心”。

在“砍”的基础上还要“放”和“转”。“放”就是放权给基层,放到区里、县(市)里,放到街道和中心镇;“转”就是将有些审批事项转给社会、转给中介,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6个月

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我市提出了要把杭州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

在本轮改革中,除了“砍”审批事项,还要优化审批流程。

为此,我市制定实施了《杭州市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再造工作方案(试行)》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意见》,全面优化流程,为行政审批“提速瘦身”。

以基本建设项目为例,一个项目落地要经过立项、用地审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这5个阶段,每个阶段还有许多行政审批事项、中介服务事项、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以前的审批方式是一个流程接一个流程按顺序来,所以等的时间长。

在去年上半年试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审批和施工图联审两项创新举措的基础上,我市对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再造,实行5个阶段“分包”,将立项、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发证5个环节涉及的审批事项打成五个“集装箱”,每个环节由相应牵头部门制定细化方案,在审批过程中优化流程,实现“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并联、限时办结”,尽量做到能够同步进行的就同步进行。

此外,“分包”还有时限,最主要的3个项目,立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每个阶段3个月,从项目立项到开工,总共9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审批。同时,这一轮改革还进一步清理中介服务事项,压缩中介服务时限,完善信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中介机构诚信体系建设。记者 郑超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