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学习园地 > 坚决破除怕坚畏难的思想——四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本报评论员

坚决破除怕坚畏难的思想——四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本报评论员

杭州日报   2014-01-12 10:37:46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牢牢把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必须坚决破除怕坚畏难的思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题中之义,就是要防止广大党员干部“精神懈怠”,克服“改革疲劳症”,彻底治好“软骨病”,提振精气神,围绕“杭改十条”,全力推进杭州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

怕坚畏难,就没有杭州过去的辉煌。改革开放35年来,作为一个资源禀赋天生缺乏的城市,杭州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干成一件又一件大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不与广大党员干部这样一种精气神息息相关:敢字当头、干字在前,敢于负责、敢为人先。然而,与前些年相比,在部分干部中间,这种精神状态有所退化,责任意识不足,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在他们身上缺乏一股敢闯敢试、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

怕坚畏难,根子在于既得利益的分配。当前发展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进入深水区,就会触碰利益,就会隐藏风险。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触动一些权贵的奶酪,有的甚至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可以说,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可以预料的阻力不少,难以预料的“暗礁”更多。面对既得利益者的羁绊,在个别党员干部心中,“不出事就是好事”,“不引起关注就是成功”。“不愿改”、“不敢改”、“改不动”的思想大有人在,遇到问题高挂起,碰到矛盾绕着走,只想着维持现状,保持一己利益,当个“太平官”。

改革再出发,精神最重要。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继续保持杭州的领先地位,前行之路绝非坦途一片。重中之重,就是提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观念多样、社会发展多变的复杂环境,我们决不能在犹豫徘徊中错失机遇、断送前程。面对历史与现实赋予我们的重任,全体党员干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敢于正视矛盾,积极解决问题,奋力开拓进取。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来解决。面对“三大压力”、“三大风险”带给我们的艰难险阻,我们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紧紧围绕“杭改十条”,破除怕坚畏难的思想,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死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全力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这场攻坚战。只有敢字当头,才能常干常新;只有敢于挑战,才能超越自我;只有敢于争先,才能走在前列。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总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就会暮气丛生、积弊日深,最终积重难返。相反,如果我们坚决破除怕坚畏难的思想,时刻防止“精神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力攻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和美好的未来。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