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学习园地 > 远大理想 共同理想 现实目标——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远大理想 共同理想 现实目标——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杭州日报   2014-01-30 14:27:45

李泽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不仅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认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还强调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又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认真学习和细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精辟论述,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理论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远大理想、共同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关系。

党的远大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党9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党的最高纲领或最高理想,是我们党成立以来一以贯之坚持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宣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从理论根基看,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划时代的学说,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进行了深刻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还找到了其所以能够实现的主体力量和基本途径,因而使共产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原则区别。可见,从理论上看,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高层次的必然体现,是人类社会共同渴望和无限向往的美好未来。

从实践基础看,共产主义不仅是指一种社会制度,还是指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社会运动。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从广义上讲,共产主义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即科学共产主义,或称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党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从这点看,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我党已经存在并发挥引领作用有着90多年的历史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动摇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思想基础;放弃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等于否定了党的过去,就等于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旗帜,改变了党的性质。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实际社会运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有步骤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个现实运动由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直到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这个社会运动过程是渐次行进的、长期的、曲折的,但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我国,共产主义社会运动经历了共产主义的传播、共产主义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等阶段,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使全国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上了小康生活,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共产主义。我们今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从事的每项工作,都是与这个运动紧密相连的,都是这个运动的一部分及其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实践。虽然实现共产主义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早已存在于我国现实社会运动之中,无数先烈、先进人物为革命、为建设、为改革而英勇献身,就是为共产主义而牺牲,这是一个不争的基本事实,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践根基和现身说法。

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党是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论者。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最高纲领,始终不变;共同理想是党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所确定的基本纲领,则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在现阶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就是这样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深受中国人民拥护的、能解决中国人民当前紧迫问题的共同理想,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等等。这一个个共同理想,成为我们党在特定时期团结引领人民的旗帜,为实现这一个个共同理想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了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特定历史阶段。

我们党90多年艰辛探索的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中国的具体表现,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坚持好、发展好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证明,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如:坚持公有制为主导,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等等。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实际中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实惠,全国人民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摆脱了任人宰割的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境界,还相继实现温饱和小康,正在大踏步地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前进。可见,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中国开辟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阳光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一系列丰富的内涵组成,包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这些基本内涵是党在建党以来、建国以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基础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党的十八大系统总结了这些基本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概括为三方面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召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而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出了具体要求。

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远大理想为共同理想的制定和实现指明前进方向,而共同理想则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准备条件,共同理想的树立和逐步实现,为坚定远大理想提供了阶梯和基础。没有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就会失去灵魂、偏离正确的方向;没有共同理想,远大理想就难以落地生根。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党的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对立、割裂和混淆起来。

现实目标是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需要完成的战略目标。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总的现实目标就是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目标组成的。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等,都是过去的现实目标。现在,实现中国梦则成为这个共同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的现实目标。中国梦作为全国人民总的现实目标,是对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象表述,也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通俗表达,是一种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说法,但必须全面正确地宣传和阐释。一是不能矮化、庸俗化。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位一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其主体是中华民族,不能用地方和人民的具体目标、具体梦想代替中国梦,更不能片面地简单地用办几件实事、做几样好事来代表中国梦。二是不能泛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梦的实现,不能用一般的现代化甚至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代替中国梦。三是不能人为拔高、好高骛远。中国梦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近期奋斗目标,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更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全部。

现实目标根据时间、地点等具体条件的变化,有大小之别,可分为不同层次。当前,对于全国人民来说,中国梦是总的现实目标,是高层次现实目标,在中国梦总目标下,全国有五年规划目标、年度目标,各地又有自己的具体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现实的工作任务。当前,为现实目标而奋斗,最紧迫的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完成之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也就是实现中国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之时。到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将在现实目标的辉映下更加璀璨动人。

党的远大理想不会自发传承,共同理想不会自然树立,现实目标不会轻易坚定,必须进行富有成效的科学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为传承远大理想、树立共同理想、坚定现实目标夯实思想基础。

党90多年自身建设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政治上的坚定性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现在我们党已经执政60多年,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员就有成千上万人。按常理说,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应当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但事实并不乐观,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被淡化、边缘化,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有些党员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学习哲学和党史国史,不善于辩证思维,不善于纵向的历史比较和现实的横向比较,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缺乏牢固的思想基础,对实现中国梦现实目标的信心不够坚定。自己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讲些什么道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心里没有底,就不能有力反驳,就可能随声附和;当别人说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渺茫论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有没有理论和实践根据,就不可能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当有人搬用西方当代的某些理论观点,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真正维护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样,势必产生精神上“缺钙”,得“软骨病”,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解决这些问题,唯有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哲学,学习党史国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了,哲学历史知识丰富了,才能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才能辨清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实质,才能为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脚踏实地为现实目标而奋斗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作者:中共浙江省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哲学博士)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