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滨江人的智慧生活 值得憧憬
杭州日报 2014-03-20 10:13:51
这是一座智慧的城市。 漂亮的产业大楼内,室内的LED灯会随着室外的天色自动调节光线的明暗;数万个网络信息点,将这里的智脑与世界相连; 宽阔的道路上,信号灯能根据车流量自动合理地调整红绿灯时间,交通绿波带让你有一路畅行的好心情; 大街小巷里,遍布的智慧安防“天眼”,布下天罗地网,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哪里有空缺的泊车位、哪个窨井盖不见了、哪条河道正在排放污水,“智慧城管”动动鼠标,角角落落的信息便马上监控捕捉; 智慧的小区内,医疗服务、居家养老、小区安防、信息发布等,通过互联网、传感网系统物管、社工轻松帮你搞定…… 在高新区(滨江),关于“智慧e谷”、“智慧城市”,还远不止这些—— 在信息化、城市化快速融合之际,该区率先打出了“智慧”牌,要一手抓智慧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手抓智慧技术应用,努力从智慧产业先发区向智慧城市先行区迈进。
产业支撑 打造智慧城市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如何让一座城市更加“聪明”?这就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撑,比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在高新区(滨江)的很多企业内都可以找到。 比如,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崛起了华三通信、阿里巴巴、华为杭州研发中心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数字安防领域,全国数字安防产业前三强企业海康威视、大华科技、宇视科技都在高新区(滨江),该区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 在智慧医疗领域,有华为、医惠科技、和仁科技为代表的智慧医疗产业集群,目前,这里是浙江省“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区。 此外,以银江股份、中控科技为代表的智慧交通,以英飞特、远方光电为代表的智慧照明,以正太量测为代表的智能电网等智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有专家说,高新区(滨江)是目前国内有条件运用智慧技术来发展“智慧城市经济”的城区之一。 而这一点,高新区(滨江)已经敏锐发现,并在着力推进智慧应用。接下来,该区将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河道等一系列示范应用工程,逐步构建涵盖支撑平台、应用研发、运维服务等内容的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产业体系,力争将全区打造成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项目推进 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城市”路径图 智慧园区建设—— 布局物联网产业园区,目前园区的主体——物联网感知中心已经基本建成,园区内有从事智慧安防的海康威视、从事智能环保在线监测的聚光科技、从事智能电网的正泰量测、从事智慧医疗的和仁科技等一批智慧企业。去年,该区在之江大桥入城口规划了智慧新天地园区,将作为智慧产业的主要承载地,智慧城市应用的主要实践地,目前正在进行一些概念性规划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历时十年建成一座“会思考的新城”。 数字安防综合系统—— 目前,高新区(滨江)公安分局正牵头城管等部门,启动数字安防综合系统建设。该项目要运用最新的传感技术、无线和有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公安、城管、交警三网合一,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通过各个部门不同的应用平台,对共同采集数据进行选择应用,实现多部门的统一调度、协同管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数字安防综合系统示范项目。 智慧社区试点—— 今年,高新区(滨江)计划在该区滨兴花苑小区里进行智慧社区试点,利用传感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3G网络和相关终端技术,进一步提升小区综合管理和各项民生服务。比如,以后在这个小区里,邻里之间或许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室内机”免费进行通话;住户还能够通过“室内机”,随时查看车库停车情况,查看天气预报、会议通知、安全提醒、生活资讯等。 智慧医疗信息化—— 今年,高新区(滨江)提出要建设区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并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平台的建设工作。该平台建成后,可以基本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诊疗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共用,与上级医院预约诊疗、双向转诊、专项诊疗和联合诊疗,提升医疗服务管理能力。
高新要览
3家技术转移机构 跻身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评选结果,全国共评选确定示范机构95家。其中,高新区(滨江)的杭州绿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服务有限公司三家技术转移机构成功入选。 高新区(滨江)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和科技与人才优势,创新思路,找准着力点,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在技术卖方和买方之间不断发现技术转移的价值空间。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区在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走访企业、项目推介和拍卖、网上技术市场、科技咨询服务、知识产权培训等活动,不断加深企业对技术转移工作的认识。
万轮科技园 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近日,杭州万轮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成为高新区(滨江)首家民营企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目前,该区已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 万轮科技创业中心有孵化场地25868平方米,建立了“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的创业导师服务机制,举办“创业辅导”、“创业诊断”、“创业沙龙”等活动,为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园区共有在孵企业86家,毕业企业26家;企业主要涉及软件研发、网络平台技术开发、电子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开发等多个行业与领域。园区将以此次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为孵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
| 新闻推荐
|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