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杭台交流 > 漫画家说“杭州——漫画家的摇篮”

漫画家说“杭州——漫画家的摇篮”

杭州日报   2014-04-11 15:21:39

 

徐鹏飞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鼓励和重视原创,是杭州漫画发展的源泉

  “叶浅予、丰子恺、张乐平、米谷、华君武等,可以说,二三十年代,中国几个最优秀的大漫画家都和浙江、杭州有联系。”在中国近代史上,杭州出了很多漫画大师,徐鹏飞认为,这和杭州良好的文化基础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这几年来,杭州政府对原创漫画的重视,也促使其健康发展。“特别是每年的杭州动漫节漫画拍卖会,开启了新中国漫画拍卖的先河,大大提升了漫画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

  徐鹏飞还认为,政府对漫画人才的尊重,也是杭州原创漫画力量发展的源泉。“比如说,杭州和上海美影厂的老专家建立长期密切的联系,他们原来都是漫画家,杭州在和他们的接触之中,对漫画的感情就更深了,更加了解漫画。只有了解了,你才知道,漫画以后会怎么发展。”

  

  不久的将来,杭州会再冒出一大批漫画大家

  近年来,许多外地的有才华漫画家纷纷奔向杭州发展,充分说明了杭州对外漫画人才的吸引力。而如何吸引这些漫画家常年扎根,同时带动杭州本土青年漫画家的逐步成长,这又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

  “杭州这个城市,需要更好地继承和营造浓厚的漫画氛围,并大力发展漫画产业。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杭州会再冒出一大批代表时代的漫画大家。”徐鹏飞说。

  

  

  郑化改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杭州培育漫画人才顺风顺水

  谈到杭州,郑化改表示,这里一直是“书画之乡”,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动漫文化氛围,还有一大批搞动漫的专业人才,这些无形的资源对于在杭州这片热土上培育未来杰出的漫画人才是顺风顺水的事情。

  郑化改认为,杭州的民俗文化是漫画创作的源泉。“这些民俗文化对于立志走民族化、大众化艺术之路的漫画家们来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出生在杭州的、中国漫画队伍最杰出的领军人物——华君武先生,就常感念于小时候在杭州逛庙会、观‘西洋景’、听说书、看小人书的益处。”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杭州原创漫画的发展,郑化改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他提出自己的三点建议,“一是在杭州可建一座‘华君武艺术馆’。这是杭州独有的文化名片,其资源既珍贵又独特;二是在杭州市开办一个‘杭州动漫书店’,汇集销售国内外动漫专业图书资料,以培育和滋养动漫专家;三是在杭州成立一个‘中国动漫艺术出版社”,专门出版各类高质量的动漫图书。’”

  

  

  陈黎青

  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主席

  

  让传统漫画遇见市场

  “这十年来,杭州做得最好的就是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现代强势。能把艺术产业做得如此有声有色,在全国影响如此之大,实属不易。”陈黎青说,“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让传统漫画家通过一系列活动发现了新的市场契机,焕发新的活力。”

  陈黎青还说,这几年,全国很多城市的动漫产业都发展得轰轰烈烈,杭州坚持了十年,这是因为杭州在漫画创作方面百花齐放,不仅有新锐漫画家落户杭州,也关注传统漫画家的创作路子。“尤其是在杭州举办的漫画拍卖活动,其实是让传统漫画家遇见了新的市场契机。”

  “还有就是,杭州有像叶浅予、华君武等一批老艺术家的个人展示馆,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事迹、优点,让下一代明白传统老艺术家的创作路子是怎么走的。”陈黎青也感叹,传统漫画的深度、内涵和哲理,这在新的动漫创作中已经不多见了。“有时候,一个很复杂的故事,只要一幅漫画就能说得很清楚。”

  

  高尖漫画家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对于杭州漫画创作的发展,陈黎青觉得应该从普通市民入手,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家的漫画信心。“中小学的课堂中就可以开设比如《漫画史》、《漫画赏析》之类的课程,作为一种艺术教育的形式。”陈黎青认为,后续的高尖漫画家的培养,还是要从中小学开始慢慢培养一种“诗情画意”的思想境界。

  

  

  俞志达

  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会长

  

  杭州具备吸引漫画大师的环境

  “杭州历史上出了不少像丰子恺、叶浅予、华君武之类的漫画大师,人文荟萃,漫画的人文底蕴还是非常雄厚的。”俞志达认为杭州的漫画创作具备一定的基础。“这是一种精神力量,能更好地促进现在的年轻漫画家在这片环境下生根、发芽。

  谈到目前杭州漫画的发展现状,俞志达表示,杭州市政府对动漫很重视,而漫画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漫画大师都在杭州落户,甚至整个创作团队都迁到杭州来,同时培养人才的机构也非常多。另外,本地的大专院校每年还会输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俞会长说,现在杭州具备了吸引漫画家、漫画大师的环境。

  

  媒体应多给漫画腾出空间

  杭州漫画以后还有什么要做的,俞会长把载体放在了第一位。“漫画创作出来,需要一个刊登的载体。像媒体可以给这些漫画腾个地方,弄个专栏、版面,让这些画可以走出来,让大家看到,这才能使漫画家的创作力被激发出来。”

  而对于漫画界本身,俞会长觉得漫画家们还应该更加强自身知识和素质的积累,提高专业技术。“一些年轻漫画家对于社会热点深度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理解不够深刻,就很难做出比较出彩的作品。做好漫画是非常困难的,要沉得下来。”

  

  

  蔡志忠

  台湾著名漫画家

  

  “和弘一法师很有共鸣”

  2013年12月12日,蔡志忠与丰子恺的作品在上海市文史馆举行了一场共同漫画展。而目前,这个画展还在台湾展出。

  说起杭州的漫画大家丰子恺,蔡志忠始终觉得与这位大师很有共鸣。而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两人的交集点。“我们都修佛、修禅,至今,我家里还挂着弘一法师提的字。”

  1989年,蔡志忠来到北京,认识了漫画家丁聪,两人见面后总是会交谈漫画界的事情。而对于其他的漫画大师,蔡志忠一直很仰慕,却还抱有一丝遗憾:“我一直知道叶浅予、华君武这两位杭州漫画大师,但很可惜没有见到。杭州应该是动漫创作的天堂,所以我要把余生留给杭州。”

  

  尝试把漫画变成动画

  杭州作为动漫之都,越来越有做漫画与动画的氛围。去年,蔡志忠在杭州创作了16.5本漫画书,今年他将做5部动画片。对于现在漫画界的状况,蔡志忠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是网络时代,在网络上好的作品,往往就有几千万的点击率。而传统纸质的作品,越来越受限,以前可以卖一百多万本,而现在少的就卖五万本。所以无论我们同意或不同意,时代已经往这样发展了。既然这样发展,我们就得去接受,然后进行改变。”所以,做电子书,做动漫,他都在进行尝试。

  对于今后杭州漫画的发展,蔡志忠更看重合作。将好的漫画与动画资源相结合,是他之后的主推方向。今年,他就与中南集团进行合作,拍摄乌龙院、三星王国等五部动画片。将这些熟悉的漫画变成动画,展现给大家。

  

  

  朱德庸

  台湾著名漫画家

  

  “杭州文艺气息吸引着我”

  2008年,朱德庸第一次来杭州参加了中国国际动漫节,那时候他就觉得杭州的动漫气氛很好。“杭州政府为了推动动漫节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动漫节与文创的搭配,动漫的平台与资源,都让我印象深刻。”

  随后,朱德庸选择将创作团队落户杭州。一回到台湾,他就被当地媒体争相报道。“在台湾,大家都会讨论杭州政府在动漫节上的魄力与财力,同时也会研究杭州动漫节为什么会办得那么好?”

  如今一转眼,动漫节已经是第十个年头,而朱德庸与杭州动漫节也早已产生了感情。“这几年,都陆续有其他城市邀请我去,但都被我拒绝了。我本身的性格是不太喜欢参加这类活动的,但杭州的气息吸引着我,于是我就来了,一直待在这。”

  他表示,杭州充满的文艺气息让他对创作有了很多灵感,平时有空,他也会偷偷过来,静静待一会。

  

  不要被市场迷惑

  对于杭州漫画的未来,朱德庸有着自己的期许。“不管创作者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应该静下心来,沉思应该去做什么。”

  朱德庸说,对于创作者来说,应该在作品的内容方面加把劲。“作品的原创性非常重要,所以应该把注意力、重心都放在原创上面,创作出好的作品,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而文创的企业,朱德庸认为也应该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不要把目光只停留在产值方面,应该向创意靠拢。“国外很多动漫都是靠创意取胜,像前几年火的《功夫熊猫》,他们是用创意来吸引人,而非那些产业链。”

  他认为,如果说政府在初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那么创意的启发和开展则就是今后动漫之路最重要的支撑点。“不要被市场所迷惑,回归本身,要让动漫产业不断良好的持续下去,向世界输出。”

  

  

  黄玉郎

  香港著名漫画家

  

  业界享负盛名的漫画朋友集聚杭州

  “杭州山明水秀,文化气息特别浓厚,亦是全中国最支持动漫产业文化的地方,所以自从我踏足杭州后,便深深地喜欢上这里,最后决定把我的动漫公司,落户在余杭。”黄玉郎说,杭州目前已聚集了不少在业界享负盛名的漫画朋友,这得益于十年来杭州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推动。“简单举例,我的公司在招聘这方面的人才时,亦明显比在国内其他省市容易。”

  

  未来需加强动漫产业人才培训

  若说到对杭州未来发展,黄先生觉得应该首先加强动漫产业人才的培训。“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发现国内动漫产业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很多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会感觉与实际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同时,亦应该重点加强个人风格意识的培养,目前国内动漫人才非常多,但缺乏个人风格,当面向世界市场的竞争时,这个弱点便会明显暴露出来。”黄玉郎说,他很愿意为杭州的漫画发展出力,因此,从今年开始,他已计划在杭州开办动漫菁英培训班,希望凭自己数十年的经验,为杭州培训出更多优秀的漫画人才。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